当前位置:

首页 > PPT课件 > 语文PPT课件 > 八年级下册

《马说》PPT

《马说》PPT

发布于:2020-08-19 05:25:22

0
PPT详情

下载类型:

付费9元

文件格式:

PPT

可否编辑:

可以

文件大小:

0.36MB

文件页数:

48页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模板简介:

《马说》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课时

1.了解本文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字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重点)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把握文章的寓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3.正确认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做有用之才。(素养)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昌黎先生集》。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宜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 ...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 ... ...

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如果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祗辱于”“骈死于” 等词语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千里马在没有被伯乐发现的遭遇,暗含了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 ... ...

马说PPT,第二部分内容:第二课时

“伯乐”和“千里马”有什么深层含义吗?作者究竟想借“千里马”表达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比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托物寓意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发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3.这篇短文仅一百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1)直称,如“千里马”。正面提及,表述严正。   

(2)暗称,如“名马”“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

(3)代称,如“是马也”。表意简洁含蓄。

... ... ...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托物寓意,讽刺和控诉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流露出强烈的呼唤识才的统治者,呼唤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对人才要给予优厚的待遇的情感。

感悟一:《马说》讽刺了压制、埋没人才的统治者,那是在古代社会。而在今天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除了必备的才能,我们还要积极进取,善于抓住机遇。

感悟二:“伯乐”对“千里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给“人才”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是当务之急。

... ... ...

❶托物寓意。

文章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将发现人才的人比作“伯乐”,将愚昧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例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指出千里马的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

❷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中心逐层展开论述。文章开篇说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故千里马“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深刻地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最后,痛斥食马者的愚昧浅薄,由此引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的现状总结,流露出强烈的呼唤识才的统治者,呼唤统治者重视人才的情感。

... ... ...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骈死于槽枥之间(bìng)

B.才美不外见(xiàn)

C.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ì)

D.其真无马邪(yé)

2.“食”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B.其能千里而食也

C.食之不能尽其材

D.谨食之,时而献焉

3.重点词语解释。

(1)o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一食或尽粟一石 

(4)才美不外见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安求其能千里也 

(7)策之不以其道 

(8)其真不知马也  

... ... ...

1.背诵课文。

2.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资治通鉴·唐纪八》

《马说》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探究 一、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

《马说》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因韩氏是昌黎(河北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 在文学上..

《马说》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

PPT标签:

马说PPT课件
下载了该课件的人还下载了:
联系微信购买:niutuwen 备注:人人PPT
人工客服 人工客服
立即购买
关闭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博登录

注册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藏政策

联系客服(备注:人人PPT)

微信 niutuwen

Q Q 43570874

关于我们 XML地图 TXT地图 电脑端 标签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