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22 18:42:11
1754维持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麻醉管理的最终目标之一。麻醉科医师每天为患者测血压,血压的正常值范围是什么?血压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血压变化背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什么?在这其中,大家有很多不同的见解。 低血压与患者不良预后关系密切,尤其是术中低血压、低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低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三低状态”与术后死亡率存在关联。 Daniel等人于2012年发表在Anesthesiology的研究中指出,术中平均动脉压(MAP)<75mmHg、BIS <45和MAC<0.8的“三低”状态与术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当术中的“三低状态"持续时间>75分钟,患者的术后死亡率也会大大增加。 正常情况下,高MAC值的麻醉药可导致患者的低血压和低BIS值,而某些不典型的患者在接受低MAC值药物麻醉时即可出现低平均动脉压(MAP)和(或)低BIS值,此"“低MAC+低MAP+低BIS"(三重低)现象可能与较差的预后相关,有助于我们识别对麻醉异常敏感和有并发症风险的患者。 部分研究表明,在低MAC值期间出现低MAP以及低BIS是术后死亡率增加的一个显著预测因素,三者之间的关联值得深入研究。 而与此同时也有质疑的声音存在,Mark等人于2015年发表在Anesthesiology的研究结果表明,术中低血压、低MAC值以及低BIS值与术后死亡率之间仅存在较弱的独立关联,由于术中经历“三低状态"超过15分钟以上的患者通常体重指数(BMI)较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较高,因此,术中“三低状态"与术后死亡率、并发症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存在混淆。 术中低血压与术后30天死亡率之间存在联系。在各类非心脏手术中,经常出现血压波动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情况,然而对千需要干预的血压阈值尚无明确定义。 Terri G Monk等人于2015年在Anesthesiology发表的研究纳入了六个医疗中心的18,756例非心脏手术病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后3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 术中低血压与器官损伤之间存在联系。围术期易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麻醉和手术中不同程度的低血压导致的氧供需不平衡是术后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缺血和再灌注可能导致术后的急性肾损伤(AKI)。
人人PPT提供精美好看的临床血压目标管理PPT,该PPT页数为28页,文件大小是1MB,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建议使用wps或office2010及以上打开,本次提供的PPT使用场景是医学医疗,编号是X35114,人人PPT提供精品PPT下载,内容包括商务汇报模板、个人简介等,源文件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文字图片,下载ppt模板就到人人PPT。
PPT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