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6-29 12:42:59
01、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2、认识干谒文并疏通文意。
3、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4、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栾城,有“小苏”之称,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
... ... ...
本文是一篇干谒 (gān yè)文
干谒:有所企图而求见显达的人
以下是典型的干谒诗
溢( ) 嵩山( )
汨没( ) 华山( )
宫阙( ) 仓廪( )
苑囿( ) 翰林( )
恃( ) 惮( )
华之高( ) 斗升之禄 ( )
1、组长带领全组翻译课文。
2、译文中出现的困难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班内交流。
3、译文结束,梳理结构。
... ... ...
讨论: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文气论)
论点: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第二部分:讲述自己实践文学主张
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 豪俊交游
第三部分:申述欲见韩琦的愿望(主旨)
(居家一隅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自广)
第四部分:申述自己“生好为文”的初衷,自明心志
... ... ...
1、全文以什么为线索?为什么?
2、阅读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描写的对象的特征。文章写太尉,太尉才略冠天下体现在哪些方面?(原文回答)
3、作者为何迫切欲见太尉韩琦?(原文回答)
4、从作者对太尉的高度评价可以看出其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全文以什么为线索?你怎么理解为什么?
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文中的“气”是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气”淫作者修养的提高、阅历的丰富而形成,正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首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其次论述增广阅历对养的作用。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 ... ...
文章开头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他对做文章想到什么?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文章的语言、技巧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学会,但文章中所体现出作者的思想、精神、气质则必须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不是学会的。
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作者提出观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
《上枢密韩太尉书》PPT课件2 阅读提示:苏辙和韩琦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
《上枢密韩太尉书》PPT课件 阅读提示:苏辙和韩琦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
PPT标签:
上枢密韩太尉书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