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简介:少数民族彝族民俗风俗介绍PPT是一个有完整内容的PPT,文件下载后可编辑修改,PPT页数为30页,文件由人人PPT网站用户「天际白秋」提供上传,更多紫色民俗彝族宽屏新版旅游购物将会继续添加。
彝族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彝族是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生活于西北氐羌族群的后裔,前言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族称的来源壹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彝族的族称他称自称“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诺苏”“密撒(泼)”“糯苏”“纳苏”“聂苏”“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纳”“诺”“聂”,“诺苏”“纳苏”“聂苏”“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糯苏”“纳”“诺”“聂”分布在: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分布在: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分布在:贵州一带,解放前,彝族被称为“倮倮”或“夷人”等多种称呼,解放初被称为“夷族”提出了把“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是宫殿里放东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听了很满意,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彝族的历史发展贰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公元前二、三世纪,居住在云南滇池周围的彝族先民已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封建制的“大理政权”取代了由于奴隶和农民起义而崩溃的“南诏”,从此,云南彝区开始走向封建制。云南许多彝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但在一些地区领主经济和奴隶制残余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彝族地区兼设流官、土流兼治和土官三种官职,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大理”、“罗甸”相继被元朝征服,并在这些地区设置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彝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从而使大多数彝族地区的领主经济解体,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公元937年13世纪后元末明代清代,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广大的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难,鸦片在彝区大肆泛滥。1853——1876年清咸丰年间哀牢山彝族李文学领导的起义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坚持斗争达23年之久19世纪末金平、元阳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曾多次联合反抗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法国侵略者。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蒙自爆发了彝民杨自元带头火烧法国“海关”的事件。1913年至1916年间在凉山州的冕宁、越雟一带爆发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隶制度的大起义。史称“拉库起义”。1927年蒙自县五六百汉、彝族人民,在的领导下,提出了土地的口号,并在山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方面军两次经过彝区,在滇东北、滇北和凉山彝区宣传民族政策,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拥护,许多彝族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解放战争时期路南圭山和弥勒西山彝族在的领导下,建立了游击武装和根据地,同国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土司制、封建地主制奴隶制民族自治,土司制、封建地主制清代中叶以前,土司势力尚强,当地的土地、山林等尽归土司所有,群众隶属于各土司。土司、土目统治地区,封建领主的剥削以实物地租为主,包括地租、官租、杂派、押金等等,剥削量约占佃农农业总收入的30-60%,其中还不包括劳役地租在内。奴隶制凉山彝族地区,还处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和奴隶及一般劳动生产者之间的阶级关系,是通过森严的等级形式表现出来的。全体社会成员按生产资料占有和严格的等级和血缘关系划为“兹莫”、“诺合”、“曲诺”、“阿加”、“呷西”5个等级。“兹莫”彝语为“权利”之意,汉语称为“土司”,历史上曾是整个凉山彝区的最高统治等级“诺合”意为“群体”,是主人、主体、黑色的意思,汉语称之为“黑彝”,是凉山彝族社会事实上的最高统治等级“曲诺”为白色之意,汉称“白彝”,是被统治者中的最高等级,介于黑彝与“阿加”、“呷西”之间“阿加”意为“门里门外的手足”,汉称“安家娃子”,全年绝大部分时间为主子服无偿劳役,主子可以整户的或单个的出卖“阿加”。“呷西”意为“主子锅庄旁边的手足”,汉称“锅庄娃子”,是被统治者中的最低等级,毫无人身自由,可以被主子任意买卖和虐杀。1951年1月10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彝族自治政权——西昌县红毛姑彝族自治区(区级)1951年4月、5月,分别建立了昭觉县彝族自治区和峨山县彝族自治区两个县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1956年,和根据广大彝族奴隶群众和贫苦劳动人民的意愿,确定在四川彝族地区和云南宁蒗彝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1958年春,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胜利结束了民主改革运动。1979年1月,又将彝族居住比较集中的西昌地区合并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彝族的文化发展及渊源叁信仰/服饰/建筑/饮食/语言文字/文学/历法,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万物有灵,“毕摩”是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祭司在彝语中“毕”为举行宗教活动时祝赞诵经之意,“摩”意为长老或老师。毕摩的宗教活动:玛都迪(做灵牌)撮毕(送灵牌)孜摩毕(念平安经)消布(念消咒经)撮那固(念治病经)撮日(念咒仇敌经卓尼硕(念净宅经)里次日(念咒鬼经),“苏尼”是彝族社会中的巫师“苏”在彝语中意为“人”,“尼”意为作法术时的情景。苏尼一般由曲诺或阿加等级中的成员担任。苏尼并非世袭,男女均可担任,法器主要为羊皮鼓和木槌。苏尼不懂经文,也不诵经和主持重大祭祀活动,其主要社会职能是施行巫术,驱鬼治病。苏尼在彝族社会中的地位不及毕摩,从事宗教活动的收入也较毕摩低。彝族服饰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型。凉山彝族民居为“瓦板房”;贵州和云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楼”、“垛木房”和“厦片房”;广西和云南东部则是“干栏式”住宅。彝族建筑彝族村寨一般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防御的山坡上。在高山多散居,半山和河谷地带多聚居。一个血缘家支聚居在一起,形成自然村落,小则几户,多则几十户,血缘较近的各支分散相邻。彝族饮食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其它地区彝族喜吸叶子烟。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宁蒗等县,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分布在云南。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史书中称“爨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通称老彝文。该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据估计,仍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每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没有偏旁和部首,同一字形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格式,主要为由左向右直书或横书。彝族民间文学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诗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绝大部分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史诗类诗歌叙事长诗和抒情长诗民间故事与传说《勒俄特依》、《玛穆特依》、《阿细的先基》、《西南彝志》、《哈依迭古》《梅葛》、《查姆》等《我的幺表姝》、《妈妈的女儿》、《阿诗玛》、《一双彩虹》、《逃到甜蜜的地方》等《洪水的故事》、《天地万物的起源》反映了彝族对人类起源的认识《飞马》、《罗木阿智》等表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机智。“十月太阳历”彝族传统历法,不按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以地球绕太阳为周期,故称“太阳历”。彝族的传统习俗肆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事节庆;有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的祭祀节庆;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节庆;有以欢庆丰收、庆祝胜利为主的庆祝节庆;有以歌舞戏曲活动为主的社交娱乐节庆等。彝族年火把节祭龙节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云南石屏、元阳、巍山一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第一次在夏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第二次在秋收前,称“赔龙”,意为感谢龙王爷的雨露之恩,黔西、滇东彝族在农历的三月三要过祭山节云南楚雄的彝族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要举行插花节,以祝愿幸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广西那坡、云南富宁一带的彝族在农历四月要举办跳弓节农历三月三为广西隆林彝族的护林节,彝族的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黑脸、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后“坐家”等。彝族男女婚前要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要先取吉兆合婚,男女双方各杀一头猪,取胆、胰观看,以胆色澄黄、胰大直肥为吉,若胰脏卷曲则为凶,表示不能相配。婚期根据双方出生年月的属相选定,一般都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以后到次年二月这段秋收后的黄金季节举行,最佳日子是在有六颗星与月亮成一平行线的时候,彝族称为“他波”。最佳婚龄是17、19岁。女子如果过了17岁还未出嫁,则要再举行一次成年礼。彝族丧葬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凉山彝族实行火葬,葬后,就地挖土、石盖严,或将骨灰装入袋,用马驮藏于岩穴。此后,要为死者举行“安灵”仪式,用一寸左右的竹子,外包白羊毛,缠红线,装进长五寸、挖有槽的木棒内,再用麻皮缠,削尖木棒两端,挂在一块竹篾笆上,灵牌便做成了,彝语称为“马都”。“马都”置于室内梁下上方神位上。父母的“马都”一般供奉在幼子家中,逢年过节,家人都要祭献酒肉,以表示对死者的精神寄托。待父母双亡三年以后,要择日举行隆重的送灵仪式,将“马都”送至人迹罕到的山洞安放。滇、黔、桂地区的彝族受汉族葬俗影响较大,多实行土葬。
人人PPT提供精美好看的少数民族彝族民俗风俗介绍PPT,该PPT页数为30页,文件大小是未知,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建议使用wps或office2010及以上打开,本次提供的PPT使用场景是公开课PPT,编号是X40813,人人PPT提供精品PPT下载,内容包括商务汇报模板、个人简介等,源文件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文字图片,下载ppt模板就到人人PPT。